第三百二十四章:大阵仗-《鉴宝:我能沟通万物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,不仅是每个人心中的痛,更是整个民族的痛!

    “好了,话不多说。”

    “目前只是初步鉴定这把青铜剑为秦朝时期的产物,但具体是哪把佩剑,还未得出结论。”

    “下面,大家看一下细节,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。”

    说完,李武山坐在了椅子上。

    而会议室的其他专家,也都小声议论起来。

    就连视频连线的各大馆长,同样召集了那边的专家,集思广益。

    文物保护局局长陈岩,眉头皱成一个川字,已经足以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。

    “这会不会秦王的佩剑?”

    “你说的是定秦,还是太阿?”

    “根据史料记载,秦王的佩剑一共有三把,分明是定秦、太阿、鹿卢。”

    “关于这三把剑的信息,资料上记载的并不多……”

    断断续续的声音中,林晨眉头紧锁,忽而又舒展开来。

    “这应该不是定秦。”

    他一开口,空气顿时安静下来。

    所有专家都把目光投了过来, 就连视频会议的各大馆长,也纷纷侧耳倾听起来。

    严格来说, 以林晨的身份,是没有资格坐在这里的。

    但是,林晨对魔都博物馆做出了卓越而突出的贡献,所以才被破例允许。

    “我赞成林晨的说法,这应该不是定秦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原因,还是由林晨来解释吧。”

    李武山点了点头,递过一个鼓励的眼神。

    林晨站起身来,丝毫不怯场。

    “大家都知道荆轲刺秦王的故事,也知道秦王绕柱这个典故。”

    “定秦剑,全名叫观台定秦剑。”

    “这把剑长三尺六寸,换成如今的度量来看至少90厘米,近一米长了。”

    “众所周知,春秋战国时的佩剑较短,因为青铜易折。”

    “而秦王的观台定秦剑却长达一米,在面对荆轲的刺杀,慌乱就很难把剑拔出还击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秦王才会绕柱而走拖延时间,而后用了一种取巧的方法,把剑背在身后,这才拔出剑身,化解危机。”

    “这把青铜剑的尺寸,跟定秦完全对不上。”

    话音落下,众人不禁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虽说历史遗留的资料有限,但还是能通过一些典故,分析出一些情报和线索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